《耿飚回忆录》中的红军通信学校,讲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的故事……
来源:《西电记忆》耿飚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一生。在《耿飚回忆录》中,他用平实、朴素
来源:《西电记忆》
耿飚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一生。在《耿飚回忆录》中,他用平实、朴素又充满幽默风趣的话语描述了他一生的革命历程,本文以《耿飚回忆录》为线索回顾了他曾参加龙岗战役和第二次反“围剿”中攻打公秉藩部队,缴获电台、护送电台的事迹,为这一时期红军通信学校(西电前身)培养大批无线电通信人才奠定了基础。
耿飚(1909-2000),湖南省醴陵县人。1925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参加工运农运,任游击队长。
1930年参加红军,长征以后,历任红4军参谋长、八路军第385旅副旅长兼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建国后先后担任我国驻瑞典、丹麦等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中顾委常委。
急需通讯工具
“那时我们还没有电讯工具,各级之间的通信联络全靠通信员的脚板子,我就嘱咐九师通信员,路上见到报纸,可以顺手‘抓’回来,他们就说:
‘怎么?耿参谋没有卷烟纸啦?不管。’
‘去!’ 我正色道:‘我是让敌人的新闻官给咱们当谍报员呢。’”
——《耿飚回忆录》82页
各根据地红军在与敌人作战中深深体会到缺乏无线电通信之苦。当时部队指挥作战,除使用少量的有线电话外,主要靠司号、旗语、烟火进行联络,远距离的派通信员徒步传递命令。
这些简易的通信手段,在小范围、近距离内是可以的,但随着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作战规模的扩大,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缴获半部电台
“当时,红军中最缺的就是医务人员和电台人员。龙岗战斗中,有的战土看到张辉瓒的师部里有几个大坛子,便骂:国民党龟儿子,打仗还喝酒。纷纷用大石头砸了。
实际上,那是电台用的电池硫酸。所以,上级专门发了文件,要大家注意收容医务、通讯人才。”
——《耿飚回忆录》91页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龙岗战斗中,全歼国民党军张辉瓒第18师,缴获半部电台(我校第一部教具),有10名通信人员自愿参加了红军。
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治委员亲切接见了参加红军的王诤(我校首任校长)、刘寅等同志,勉励他们为建立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努力工作。
为了防止损坏缴获的无线电台,广征通信人才,1931年1月1日,朱德、毛泽东严令各部:胜利后须注意收缴敌之军旗及无线电机。对无线电机不准破坏,并须收集整部机器及无线电机务员、报务员。
调集学员学无线电
“当时,各单位都抓紧战斗间隙整训部队、办教导队,以备对付蒋介石叫嚣的第二次‘围剿’。红军的作战方式,也由原先单纯的凭勇敢报仇雪恨,发展为讲究技术战术,不断扩大胜利。”
——《耿飚回忆录》94页
1931年1月28日,红一方面军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治委员发布调集学员的命令。
1931年2月10日,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红一方面军总部驻地——江西省宁都县小布村开学,无线电队队长王诤、政治委员冯文彬直接领导训练班的教学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员有王诤、吴如生、韦文宫、刘寅等。
“摸哨”发展到“摸电台”
“摸哨”后来发展到“摸电台”。当时,红军很想缴获几部电台。第一次反“围剿”时,龙镇上有敌18师的几部电台,我们的战士不知是什么东西,已经缴到手了,又统统砸坏了。为此军团部专门发了通报。
于是教导队的一些后生们便到附近的红军通信学校去,向人家打听电台由哪些部件组成,密码本什么样,电池液“咬手”怎么办。回来就搞模拟器材,把绳子、箱子、泡菜坛子当“电台”,设计好行动方案,把那些东西背的背, 抬的抬,一股脑儿“摸” 回来。
——《耿飚回忆录》98页
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一部收报机,1931年在打谭道源部队时又缴获一套完整的电台和电池,第二次反围剿,缴获一套100瓦的电台,第三次反围剿结束时,红一方面军已有6部电台。
1931年12月宁都起义的部队带来了8部电台和40多名电台技术人员,到长征之前,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一共发展到17部电台。
这是没有纸的报纸
“我总前委也在积极地制定战略方针。从4月下旬,就下令各部与敌人脱离接触,实施退却集中,并开始了政治动员,在我由教导队回到师部时,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军事准备会议,在方面军的参谋会议上,我知道了各师都利用战斗间隙展开了练兵运动,许多单位都办了教导队。
在总部,我军第一部无线电台已经开始使用。有线电话已经可以通到师部,我军指挥机能已大大加强。”
——《耿飚回忆录》102页
1931年1月开始,红一方面军利用一部半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和外国通讯社播发的电讯稿,供领导参阅,使之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为正确制定反“围剿”作战方案提供依据。
当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他们送来的电讯后,大加赞赏:“太好了,让我大开了眼界,这是没有纸的报纸啊!”
毛泽东同志指出:“有了无线电通信,部队就可以撒得开、收得拢了。由于无线电的存在,纵使我们在农村环境中,但我们在政治上却不是孤立的,我们和全国全世界的政治活动关系是密切的。
同时,纵使革命在各个农村是被分割的,而经过无线电,也就能形成集中的指导了。“
缴获一套100瓦的电台
“一听说要打28师,大家一下子把眼都瞪圆了。公秉藩这个冤家,当我们在龙冈活捉张辉瓒、击溃谭道源时,就他溜得快,让我们遗憾了半年的时间,特别是我们听说他有一部100瓦的电台(其他敌军都是15瓦的),我们早就眼馋了。”
“战斗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到处是一片‘捉公秉藩啊!’‘缴他的电台呀!’的呼喊,公秉藩只好换上一身士兵服装,在脸上抹一把灰土,连滚带爬地混进俘虏群里。
下午三时,第二次反“围剿”首战告捷,各团报来战果和消耗,全师仅伤亡十几人。写完战斗报告,我不禁又望望白云山方向,只见那团堡状高积云已经散去,那山,越发显得挺拔了。
黄公略军长找到我们,喜滋滋地说:‘耿飚,把你们特务连借给我。’‘是!军长,干什么用?’‘给毛总政委送电台!一个无线电队,一套电台设备,完好无损!’我们高兴极了。我对身边的作战参谋说:‘去!把特务连带上,你亲自负责,一定要看管好!’”
——《耿飚回忆录》105~107页
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红军自己培养的无线电报务员开始上机工作。歼灭敌28师公秉藩部时缴到一套100瓦的电台。
于是确定把前一套电台由王诤、伍云甫、曹丹辉、涂作潮等带到前方,跟随毛总政委和朱德总司令行动,刘寅和曾三带新缴获的这一套电台以及公秉藩部过来的人随叶剑英在后方。
从此,前后方开始了无线电通信。1932年初,这部机器成为苏区党中央局的专用电台,在红军的编制序列上,叫无线电第1分队。接着在2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曾三在机上与上海党中央取得了联络。
从红军战士屡建奇功缴获敌人电台,到自己制作无线电台,我军的电台数量日渐增多。回首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一部部珍贵的无线电台,一道道划过长空的红色电波,为我党、我军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军无线电台数量变化情况表
耿飚同志的一生与电台结缘,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结缘,为我军的无线电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机智果敢,为我军缴获了一套100瓦的电台,率领部队打了许多硬仗,他在战斗中英勇无比,是当之无愧的“耿猛子”。
耿飚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我军通信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耿飚回忆录》
【图文:强薇 来源:《西电记忆》 编辑:田鸽 任丹 张莹 责任编辑:田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