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2022年阿伦戴尔海军舰船不完全列表(上)
1939-1945:1.战列舰一:文兰级战列巡洋舰(首舰1912年开工)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8900吨,双联装Hk 13 Mk.1 381mm/L45炮X3,单装Hk 11 Mk
1939-1945:
1.战列舰
一:文兰级战列巡洋舰(首舰1912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8900吨,双联装Hk 13 Mk.1 381mm/L45炮X3,单装Hk 11 Mk.1 152mm/L50炮X16,单装LvK 12 Mk.1 76mm/L45高炮X4;主装甲带305mm,装甲甲板89mm,炮塔正面330mm,炮座330mm,指挥塔356mm;航速29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32000吨,双联装Hk 13 Mk.3 381mm/L45炮X3,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8,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8;主装甲带305mm,装甲甲板140mm,炮塔正面330mm,炮座330mm,指挥塔356mm;航速31节。
舰名(2艘):
文兰(HArMS Vinland, 1914年服役)
马克兰(HArMS Markland, 1915年服役)
1912年,英德海军竞赛进入狂热状态,为以实力保证自身中立,阿伦戴尔海军决定在新开工的战列巡洋舰上安装最新研发的15英寸45倍径主炮。沿袭克维斯加德级基本布局的文兰级将三座三联装13英寸炮塔更换为双联装15英寸炮塔,防护则在原有的半重点防御(取消上部装甲带,防护结构改为装甲盒式,但保留3/2英寸的首尾装甲带和穹甲防御小口径弹药)布局上补强至主装甲带12英寸/水平装甲3.5英寸;动力则采用全燃油锅炉,在获得29节航速的前提下拥有超过一部分同期战列舰的防护,由此被海军史学界称为“终极的战列巡洋舰与最初的高速战列舰”。一战期间,文兰级并未参与战斗,而是执行了多次中立巡逻。
两次大战期间,文兰级接受了两次现代化改修,第一次是1925-29年,增加了TDS(防鱼雷隔舱),扩建了舰桥,加装高炮与水上飞机。第二次是在1933-37年间,换装新型锅炉和主机,修改舰尾流体力学造型(大方艉),加强水平防护,彻底重建上层建筑,主炮仰角提升至40度并更换扬弹机以支持使用重弹,副炮和小口径高炮也彻底更换。二战中文兰在1942年加入太平洋舰队,参与对日作战。1943年1月伦内尔岛海战中,该舰以猛烈的防空火力驱散日军轰炸机掩护美国巡洋舰芝加哥坚持到航母海勒的舰载机联队到达。同年11月,文兰在海伦娜湾海战中击沉日军重巡羽黑,重创轻巡阿贺野。1944年6月马克兰参与了菲律宾海海战,被瑞鹤搭载的601航空队所属彗星命中一发250千克炸弹,伤亡23人。在马雷岛海军船厂修复后,马克兰返回阿伦戴尔本土,与文兰合流参与了当年12月对德圣诞节攻势,以舰炮火力为攻击不莱梅的盟军提供支援。1945年4月,文兰前往印度洋战区准备参与新加坡攻略作战,然而未能赶上行动开始日本便宣布投降。战后,文兰级于1948-49年相继退役解体。
二:洛文哈特级战列舰(首舰1915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36500吨,三联装Hk 13 Mk.2 381mm/L45炮X3,单装Hk 11 Mk.1 152mm/L50炮X14,双联装LvK 17 Mk.1 102mm/L45高炮X4,双联装LvK 19 Mk.1 40mm/L39高炮X4;主装甲带305mm/倾斜12度,装甲甲板102mm,炮塔正面356mm,炮座330mm,指挥塔343mm;航速29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40400吨,三联装Hk 13 Mk.3 381mm/L45炮X3,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10,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4,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32;主装甲带305mm/倾斜12度,装甲甲板152mm,炮塔正面406mm,炮座330mm,指挥塔343mm;航速31节。
舰名(2艘):
洛文哈特(HArMS Løvenhart, 1918年服役)
布莱特曼(HArMS Breitmann, 1919年服役)
1914年,文兰级战列巡洋舰下水后,为回应德国即将开工的马肯森战列巡洋舰,同时替换老式装甲巡洋舰,阿伦戴尔海军将两艘高速战列舰列入了1915年造舰计划。该级舰的9门15英寸Hk 13主炮安装在三座三联装炮塔中,防护在文兰级的半重点防护布局上进一步优化(主装甲带12英寸倾斜12度,炮塔正面14英寸),火力超越当时世界最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防护处于同一水平(装甲带略薄但带12度倾角,防护面积也更大),动力组则采用全燃油锅炉,最大航速29节,与文兰级同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主力舰。在1918年该级舰全部服役时,她们是全世界已经完工的战列舰中的最强者。
在间战期洛文哈特级接受了两次大规模改装,重点是加强防护,并将舰桥拆除重建,换装新型蒸汽轮机和锅炉,拆除副炮改为安装新型高平两用炮,加装高炮和雷达。在30年代中后期卡尔大帝级接受大规模改装,设得兰级与挪威级建造工作尚未完成的几年间,洛文哈特级就是阿伦戴尔海军的名片。二战期间该级舰主要驻守本土防备德国可能的入侵,除了参与1945年1月在基尔要塞攻防战中提供炮火支援,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历,最终在1947年退役,并在三年后解体,仅存布莱特曼的一号主炮塔和三门主炮保留至今。
三:卡尔大帝级战列舰(首舰1918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39200吨,三联装Hk 19 Mk.1 381mm/L50炮X3,单装Hk 11 Mk.2 152mm/L50炮X16,单装LvK 23 Mk.1 127mm/L40高炮X6,四联装LvK 19 Mk.2 40mm/L39高炮X4,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6;主装甲带305mm/20度倾斜,装甲甲板127mm,炮塔正面406mm,炮座343mm,指挥塔406mm;航速30节。
(1945年):标排41300吨,三联装Hk 19 Mk.2 381mm/L50炮X3,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10,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6,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32;主装甲带305mm/20度倾斜,装甲甲板152mm,炮塔正面406mm,炮座343mm,指挥塔406mm;航速31节。
舰名(2艘):
卡尔大帝(HArMS Karl den Store, 1920年服役)
开拓者艾尔莎(HArMS Elsa den Veiviseren, 1921年服役)
1916年,阿伦戴尔海军开始设计新一级高速战列舰以取代过时的托尔登斯基尔德级。计划中的新舰沿用了9门15英寸主炮的火力配置,主炮本身升级为50倍径,安装在三座三联装炮塔中,航速30节。垂直/水平装甲厚达12/5英寸。卡尔大帝级在1921年完工时是全世界在役高速主力舰中第一的存在,连皇家海军的骄傲海军上将级面对该级舰也只能说是能够造成威胁而已,而对付德国海军残存的前无畏舰更是轻轻松松不在话下。
1922年卡尔大帝级二号舰开拓者艾尔莎服役后,当时的王储埃里克王子亲自担任该舰的舰长。在整个间战期,两艘文兰级,两艘卡尔大帝级和两艘较早的洛文哈特级构成了阿伦戴尔海军的绝对主力。
伦敦条约签署后,两舰于1935-37年在进行升级改装,重建上层建筑,改善水平防护与水下防护,更换新锅炉翻新主机,换装高平两用炮,搭载水上飞机;航速提高到31节。二战时驻留本土监视德国的该级舰是阿伦戴尔海军的对外名片,在战争时该舰安装了大量小口径高炮。1945年2月德国投降后,开拓者艾尔莎前往加入太平洋舰队参加了战争的最后行动,并列席于9月2日东京湾的受降现场。
1951年,这两艘以阿伦戴尔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君主命名的军舰最终退役,原本计划出售给日本或者意大利解体,但担任过该级舰舰长的埃里克国王不忍自己的爱舰遭遇如此下场,向国会请求保存该级舰中的一艘作为纪念舰,并从自己的内帑中捐出250万克朗用作启动资金,最终,开拓者艾尔莎作为纪念舰永久停泊在斯塔万格兰达贝格军港。
四:设得兰级战列舰(首舰1937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39000吨,三联装Hk 40 Mk.1 406mm/L50炮X2,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10,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6,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32;主装甲带343mm/20度倾斜,装甲甲板63-178mm,炮塔正面457mm,炮座356mm,指挥塔406mm;航速31节。
舰名(2艘):
设得兰(HArMS Hjaltland, 1940年服役)
格陵兰(HArMS Grønland, 1940年服役)
1930年代中期,在意大利,法国与德国先后开工利托里奥级/黎塞留级/俾斯麦级战列舰后,阿伦戴尔开始设计两艘35000吨级条约战列舰。在1937年1月与2月,两艘设得兰级战列舰在七岛港海军工厂和科瓦涅尔机械造船公司爱维兰斯塔船厂先后开工,成为阿伦戴尔海军第一批在北美建造的主力舰。设得兰级在口径与炮数之间选择了优先追求口径,为了能够搭载406毫米50倍径Hk 40舰炮(即Mk 7 16英寸舰炮),只安装了两座三联装炮塔六门主炮,从而保证了31节最高航速和343/178毫米主装/水平装甲。1940年3月30日,设得兰和格陵兰同时服役,编成重组的第2战队。
1942年6月阿伦戴尔参加对日作战后,设得兰作为新编成的太平洋舰队旗舰投入瓜岛战场作战,在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以16英寸主炮击沉比叡。在1943年两艘设得兰级护卫阿伦戴尔海军航母特混部队,多次与美国同僚一道展开打了就跑的袭击。1943年年末,设得兰级调回阿伦戴尔本土修理改造从而错过了菲律宾海海战,直到当年十月的莱特湾海战才重上战场,参与了截击栗田舰队的圣贝纳迪诺海战,共命中大和4弹,长门2弹,格陵兰被大和命中4弹中破回国修理,错过了冲绳战役,设得兰则在冲绳之战中掩护登陆部队,击落了10架神风特攻机。
在四艘新锐战列舰聚首炮击日本沿海目标不久后的8月,日本投降,设得兰与格陵兰列席了东京湾受降仪式。1950年设得兰级转入预备役,一度西班牙有意购买(最终因为财政原因而放弃),在封存十余年后,于1963年除籍解体。
五:挪威级战列舰(首舰1937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49000吨,三联装Hk 40 Mk.2 406mm/L50炮X3,双联装Hk 39 Mk.1 127mm/L54高平炮X10,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8,四联装Mk 45 Mk.1 30mm/L75高炮X12;主装甲带343mm/20度倾斜,装甲甲板63-178mm,炮塔正面457mm,炮座368mm,指挥塔457mm;航速31节。
舰名(2艘):
挪威(HArMS Norge, 1941年服役)
冰岛(HArMS Island, 1941年服役)
1935年英国同德国妥协签订英德海军条约后,作为回应,阿伦戴尔确定了新型战列舰的设计方案,并开始准备从1937年第二次伦敦条约失效后开始开工两艘按照升级条款要求设计的高速战列舰。舰名定为王国的核心部分之二“挪威”和“冰岛”。
挪威级设计思路延续阿伦戴尔战列舰一贯的火力防护速度并重,主炮布局在设得兰级的基础上添置第三座三联装炮塔,全舰共搭载9门16英寸50倍径主炮,10座双联装5英寸54倍径高平两用炮安装在船舷和二号炮塔后方/三号炮塔前方。主装甲带在厚度维持13.5英寸的前提下更换装甲钢配方,结合厚7英寸的主水平装甲,可在22-27千米距离上抵挡自己的主炮。动力为4台麦克米兰蒸汽轮机与8台卡尔斯塔德-费尔摩尔高压锅炉,出力160000马力,航速31节,续航力18节下10000海里,标准排水量也水涨船高至49000吨。首舰挪威,二号舰冰岛分别在1941年1月和4月服役。
和在阿伦戴尔国民间人尽皆知的卡尔大帝级不同的是,被预定用于对抗德国H级和日本大和型(当时阿伦戴尔情报部门早已知晓大和的存在,但长期以为大和也只是45000吨的升级条款战列舰)的挪威级的服役动态对外严格保密,很多阿伦戴尔国民只知道有两艘叫挪威和冰岛的战列舰,对于更多的细节一概不知。1943年,挪威级换下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一年的设得兰级,担任太平洋舰队旗舰,参与了菲律宾海海战,并在之后的莱特湾海战中带领盟军舰队截击栗田部队,在圣贝纳迪诺海战中顶住大和猛攻将栗田击退。二战后两艘挪威级作为航母特混编队的护航舰继续服役至1961年,之后退役封存。
1980年代,冷战进入了最后一轮高峰,挪威级被提议解封接受大规模现代化改装,雷达和电子设备被全部拆除,升级为当代技术水平的产品。原有的5英寸副炮只保留舷侧各两座,中心线二号与三号炮塔改为两组96单元Mk 41垂直发射系统,副炮炮位改为安装Mk 29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但这一提议只停留在了建议阶段,最终,挪威和冰岛以海军纪念舰的身份在奥斯陆和卑尔根保存。
2.航空母舰
一:阿纳海姆号航空母舰(首舰192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9800吨,双联装LvK 21 Mk.1 105mm/L50高炮X4,四联装LvK 19 Mk.1 40mm/L39高炮X4,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6;14架J2F舰载战斗机,12架SB1V俯冲轰炸机,12架T2V鱼雷轰炸机;航速29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10400吨,双联装LvK 21 Mk.3 105mm/L50高X4,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4,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8;25架L6V舰载教练机;航速29节。
舰名(1艘):
阿纳海姆(HArMS Anaheim, 1924年服役)
在由商船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文森与耶林服役数年后,1917年,阿伦戴尔海军开始设计一艘真正的航母。之后在1918年4月的草图设计中,卡尔斯塔德-费尔摩尔公司造船分部设计总监哈拉尔德.维森将设计放大,飞行甲板结构从两层式改为单层全通甲板。1921年4月,该舰下水后,施工暂停。根据对全通甲板化改造的航母文森的试验结果,升降机被分散在首尾各布置一台,以尽可能多的增加空间,同时缩减了副炮的数量。
1923年1月10日,阿伦戴尔海军第一艘新建航母下水,为纪念1864年战争中丹麦增援作战以行动代号“阿纳海姆”命名;阿伦戴尔海军以军事行动代号和战役发生地命名航母的规则也就此确立。1924年,阿纳海姆试航结束后,被分配到东洋舰队服役,在印度洋上游弋。之后在1928年法尔松德级舰队航母服役后,阿纳海姆被调回本土负责训练任务。在二战中该舰主要在文兰沿海训练飞行员,没有负担任何作战任务,最终在1946年平安退役拆解。
二:法尔松德级航空母舰(首舰1919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32000吨,双联装LvK 23 Mk.1 127mm/L40高炮X8,四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6,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12;主装甲带152mm/18度倾斜,水平装甲127mm;38架J2F舰载战斗机,22架SB1C俯冲轰炸机,32架T2V鱼雷轰炸机;航速31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32800吨,双联装LvK 23 Mk.2 127mm/L40高炮X8,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1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35;主装甲带152mm/18度倾斜,水平装甲127mm;34架J3M舰载战斗机,24架S3M俯冲轰炸机,24架T4F鱼雷轰炸机,4架O4V舰载侦察机;航速31节。
舰名(2艘):
法尔松德(HArMS Farsund, 1927年服役)
豪斯兰(HArMS Hausland, 1928年服役)
1922年,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后,阿伦戴尔海军开始将因其停工的搭载16.5英寸主炮的拉森级战列舰改造为自己的第一代舰队航空母舰,该级舰首要任务是培养新成立的舰队航空队的航母操作能力,为未来的扩充打下基础。设计排水量32000吨的新航母将搭载95架舰载机,同时拥有6英寸的垂直装甲和5英寸的水平装甲——在当时航母拥有这么厚的水平装甲被认为是一种浪费。1927年12月22日冬至当天,阿伦戴尔海军首艘正规航母正式服役,以1599年独立战争中打响第一枪的法尔松德之战命名,阿伦戴尔航母以古战场命名的传统也就此确立。1928年3月10日,二号舰豪斯兰(1600年决定独立战争结果的豪斯兰之战)亦告服役。
30年代初法尔松德级与哈格斯滕级在数次“舰队测试”演习(Øvelse Flåtetesting)中扮演假想敌,逐步为海军摸索出了在新时代下舰载航空兵的正确使用方式。在二战爆发时,阿伦戴尔海军坐拥欧洲大陆最强的舰队航空力量,四艘大型航母;战争中法尔松德级长期留守本土监视德国海军的唯一一艘航母齐柏林伯爵,直到1943年海勒级全部服役后,才前往科钦海军站参加印度洋方面的对日作战。最终,法尔松德级在超级航母格雷嫩服役后转入预备役,在1959年正式除籍,出售给拆船厂。
三:哈格斯滕级航空母舰(首舰1933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1900吨,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8,双联装LvK 35 Mk.1 40mm/L60高炮X10,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8;主装甲带102mm/12度倾斜,水平装甲89mm;36架J3V2舰载战斗机,18架SB2V1俯冲轰炸机,28架T2F1鱼雷轰炸机;航速32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22700吨,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8,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1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4;主装甲带102mm/12度倾斜,水平装甲89mm;30架J3M2舰载战斗机,23架S3M3俯冲轰炸机,21架T4F3鱼雷轰炸机,4架O4V舰载侦察机;航速32节。
舰名(2艘):
哈格斯滕(HArMS Haugsten, 1937年服役)
桑德维格(HArMS Sandvig, 1938年服役)
哈格斯滕是阿伦戴尔第一级专门建造的舰队航空母舰。在华盛顿条约框架下,阿伦戴尔海军拥有101000吨航空母舰配额,在32000吨的改造航母法尔松德级(按照27000吨计算)之外,还可以再维持两艘22000吨的航母。全新设计的哈格斯滕级航母省下了大量改造航母浪费的结构重量,将标准排水量控制在21900吨,而32节航速和85架搭载量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相比美国的列克星敦级和日本的赤城与加贺也算是处在同一水平。命名出自大北方战争末期的哈格斯滕追击战与桑德维格海战,1937年首舰服役时,她们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队航母之一。
1942年阿伦戴尔对日宣战后,桑德维格编入新建的太平洋舰队参加圣克鲁斯海战,消耗15枚1600磅穿甲炸弹和9枚21英寸短航空鱼雷击沉翔鹤;1943年由海勒级换下回国监视德国海军。1944年哈格斯滕级参与对德作战,依靠英国提供的电子干扰设备在十余枚Hs 293轰炸下毫发无伤。1950年超级航母格雷嫩下水后,两舰退役封存,在1950年代初期拆解。
四:海勒级航空母舰(首舰1938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31500吨,双联装Hk 39 Mk.1 127mm/L54高平炮X8,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6,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14;主装甲带127mm/18度倾斜,首尾防破片装甲38mm,水平装甲30mm,装甲飞行甲板102mm;30架J3M舰载战斗机,32架S3M俯冲轰炸机,28架T2K鱼雷轰炸机,4架O3V舰载侦察机;航速33节。
主要技术参数(1970年):标排37500吨,Mk 13(发射RIM-66)X2,LvS 50 Mk.1 CIWSX6;2具C-11蒸汽弹射器,14架F-4J舰载战斗机,12架A-7C舰载战斗攻击机,12架A-6A舰载攻击机,5架S-2B舰载反潜机,4架RF-4B舰载侦察机,3架E-2A预警机,6架SH-3A反潜直升机;航速31节。
舰名(4艘):
海勒(HArMS Helle,1941年服役)
吕岑(HArMS Luetzen,1942年服役)
科钦(HArMS Kochin,1943年服役)
韦拉(HArMS Vella,1943年服役)
梅斯(HArMS Metz,1944年服役)
星座(HArMS Konstellasjon,1944年服役)
伦敦海军条约失效后的1938年,阿伦戴尔国会通过了建造两艘30000吨级航母的预算,计划配备给机动部队作为远程打击平台。为了获得优异的抗损性,计划中的新航母设置有4英寸厚的装甲飞行甲板,可抵御德国Ju 87俯冲轰炸机投下的500千克炸弹。1938年2月18日,该级舰首舰动工,以1610年战争中的敌后根据地海勒命名。二号舰吕岑(三十年战争中古斯塔夫.阿道夫最后一战)在次年3月21日开工。第一批次两艘海勒级在1941/1942年服役后前往太平洋战场作战。
战争中海勒级作为机动部队最新锐的的大型航母,担负着重要的舰队远程打击任务,而随着总结太平洋海战的战训,该舰上的俯冲轰炸机与鱼雷轰炸机之比也随之逐步增高。1943年,海勒级三号舰科钦(1661年科钦围攻战)与四号舰韦拉(1943年8月韦拉湾海战)服役,简短完成形成战斗力后加入太平洋舰队参与了菲律宾海海战与莱特湾海战。1945年,梅斯和星座在冲绳迎战菊水特攻,均在战斗中受损,但在装甲飞行甲板的保护下,没有受到足以让她们退出战斗的损伤。太平洋战争即将结束时,海勒级作为太平洋舰队的一员参加了对日本本土的打击作战,舰载机空袭了釜石,滨松与木更津的工厂与军事设施。日本投降后回国的海勒级被授予集体嘉奖并接受了第一次改造,安装H-8式弹射器;拆除2座高平炮以减少上部重量、增大甲板空间和飞机着舰区的安全度;增大升降机的尺寸和载机能力,安装供喷气机使用的特种设备,如喷焰偏转器、喷气燃油混合器等。
1953年9月,防卫厅第二局(海军局)建议在海勒级上安装英国研制的斜角飞行甲板,并于同年8月中旬开始了大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舰首安装两组美制C-11蒸汽弹射器,换装斜角飞行甲板,拆除4座5英寸高平炮,更换新式中小口径高炮,安装美制改进型Mk 7拦阻装置,加大舰首中线的升降机,增设空调和隔音装置以及改进甲板上的照明设备等。经过这次改装的海勒级排水量升至36600/47000吨,可操作包括J7K超音速战斗机,A4D舰载攻击机在内的现代化喷气作战飞机。1957年,完成改造的科钦与韦拉出售给法国并更名为克莱蒙梭与福熙,服役至1985年。之后海勒级与同样经过两次改造的格雷嫩级作为阿伦戴尔海军的中坚一同服役。海勒和吕岑于1972年退役,梅斯和星座于1975年退役。退役后的吕岑被出售给印度重新服役至2011年退役,海勒作为博物馆永久保存,梅斯和星座封存至1990年代后拆解。
五:海燕级航空母舰(首舰1941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9000吨,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6,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8,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2;主装甲带51mm/12度倾斜,水平装甲51mm;21架J3M舰载战斗机,21架S3M俯冲轰炸机,19架T4F鱼雷轰炸机;航速30节。
舰名(2艘):
海燕(HArMS Sjøsvale,1943年服役)
剑豪(HArMS Sverdmester,1943年服役)
(租借给英国的第二批次,4艘):
光荣(HMS Glorious,1943年服役)
勇敢(HMS Courageous,1943年服役)
竞技神(HMS Hermes,1943年服役)
鹰(HMS Eagle,1944年服役)
(租借给自由法国和荷兰的第三批次,2艘):
霞飞(FFNF Joffre,1944年服役)
卡雷尔.多尔曼(HNLMS Karel Doorman,1944年服役)
1941年,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阿伦戴尔为增强舰队航空力量,以在太平洋战区对抗日本海军而筹备的1941年度造舰计划中,列入了8艘急造舰队航母的预算。这一级轻型舰队航母为降低成本,动力直接安装一套霍顿级轻巡洋舰的轮机组(4锅炉双轴80000马力),但依然能跑出30节航速;同时,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装甲防护(2英寸装甲带+2/3英寸水平装甲),仅具备防御5英寸炮弹/500磅航弹的能力。而这一切换取的相对吨位堪称大容量的机库可以搭载40架舰载机(如果算上甲板搭载可以达到62架),论出动能力已经非常接近同时期的大型舰队航母。
首舰海燕于1941年7月6日开始建造,在两年后太平洋战场的激战告一段落后的1943年4月13日建成服役。后七舰也均在1943年到1944年2月间相继建成。此时太平洋上日本海军的机动部队已经元气大伤,仅剩飞龙,黑龙(飞龙型二号舰),瑞鹤三艘幸存的大型航母支撑战线,本国对航母的数量要求已经不那么紧迫;故阿海军仅将头两舰海燕与剑豪(舰名继承自阿伦戴尔共和国海军建立时的第一批7艘风帆战舰)列入现役自用,剩余六舰中四艘出租给英国海军,一艘出租给自由法国海军,一艘出租给荷兰海军。海燕级在战时主要投入地中海/印度洋方面作战与大西洋护航,以及战争末期对日本本土的空袭,舰历相对较为平淡。
1949年,战后裁军中的英国在合同到期征得阿方同意后出售了四艘租借舰,其中竞技神被出售给印度,更名维沙尔;光荣被出售给澳大利亚,更名墨尔本;勇敢出售至西班牙,维持原名(仅换成西班牙语拼写);鹰则出售至意大利,继承了二战中未成航母的名字天鹰。阿伦戴尔自用的海燕与剑豪则被改装为两栖攻击舰,服役至70年代;法国战后买下了霞飞,作为舰队航母服役至60年代后改装为兼顾反潜与两栖作战的直升机航母,一直使用到1983年圣女贞德级两栖攻击舰服役;荷兰则将卡雷尔.多尔曼一直使用到1981年,由24000吨级的同名舰(LFC-2000计划,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各建造一艘的STOVL轻型航母)接替。
3.巡洋舰
一:哈尔登级轻巡洋舰(首舰192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7550吨,三联装Hk 11 Mk.3 152mm/L50炮X3,单装LvK 17 Mk.1 102mm/L45高炮X3,单装LvK 19 Mk.2 40mm/L39高炮X4,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2,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76-102mm/12度倾斜,水平装甲40mm,炮塔正面装甲114mm;航速32节。
(1945年):标排7650吨,三联装Hk 11 Mk.4 152mm/L50炮X3,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3,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8,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76-102mm/12度倾斜,水平装甲40mm,炮塔正面装甲114mm;航速31节。
舰名(4艘):
哈尔登(HArMS Halden, 1923年服役)
奎隆(HArMS Kollam, 1924年服役,1942年触礁报废)
新康斯堡(HArMS Ny Kongsberg, 1924年服役)
凯夫拉维克(HArMS Keflavik, 1925年服役)
哈尔登级为阿伦戴尔按照一战后的八年海军规划建造的新一代舰队巡洋舰,也是世界上第一级安装三联装炮塔的轻巡洋舰。该级舰将方艉船型,带完整炮塔结构的三联装6英寸炮塔(公试中实测出9发/分的持续射速,是当时主流人力装填6寸炮的1.5倍),与支持最远20000米距离交战的火控系统这三件从战列舰上下放的最新技术结合起来,奠定了日后阿伦戴尔条约巡洋舰的设计路线:高干舷平甲板方艉船体配三座前二后一布置的三联装炮塔,航速与防护间平衡。二战前哈尔登级接受了现代化改装,更新了火控系统并安装了新式小口径防空炮。该级舰中二号舰奎隆1937年在南京执行撤侨任务时被日本海军战机蓄意轰炸中破,直接促使阿伦戴尔决心秘密参加对日作战作为报复(战后大名鼎鼎的援华航空队,aka蓝山部队),1942年4月在拉克沙群岛和姊妹舰凯夫拉维克一同再次遭到日军轰炸,在规避机动中触礁受损被一发250千克航弹大破,抢救回科钦后判定无修复价值报废;其余三舰战时在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执行护航和训练任务,未投入高烈度战斗,1947-49年间先后出售解体。
二:诺尔兰级重巡洋舰(首舰1925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0400吨,三联装Hk 24 Mk.1 203mm/L50炮X3,双联装LvK 20 Mk.1 105mm/L50高炮X4,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4,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102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1mm,炮塔正面装甲140mm;航速32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10600吨,三联装Hk 24 Mk.1 203mm/L50炮X3,双联装LvK 29 Mk.1 105mm/L55高炮X4,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8,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16,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102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1mm,炮塔正面装甲140mm;航速32节。
舰名(2艘):
诺尔兰(HArMS Nordland, 1928年服役)
斯卡嫩兰(HArMS Skanenland, 1929年服役)
在签署华盛顿条约后,阿伦戴尔国防部立刻开始了自己的“大型轻装甲巡洋舰”设计工作,搭载三座三联装8英寸50倍径主炮,力求在火力和防护上全面克制日本的古鹰型和青叶型与英国的郡级巡洋舰。因为1925年度国防授权法在社会党的反对下被迫修改,原定建造三艘的该级舰仅开工两艘。诺尔兰级的9门8英寸50倍径主炮在炮战中足以完全压制古鹰型和青叶型,对郡级有一定优势;带15度倾斜的4英寸主装甲带也可以在带航向角的前提下抵御常规交战距离上的日式200毫米舰炮或英式8英寸舰炮。也是从诺尔兰级开始,阿伦戴尔造船工业大量采用焊接以降低结构重量。
二战爆发后,诺尔兰级曾在战列舰挪威带领下参与过监视俾斯麦在阿伦戴尔领海附近海域活动的任务。在1943年的第二次设得兰海战前,驶往冰岛的斯卡嫩兰被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同时发现,吸引了双方的注意力,从而引发了这场战斗的第一幕。由于防空火力不足,诺尔兰级没有参与太平洋战争,在1948年转入预备役,数年后一艘被作为靶舰被击沉,另一艘则被解体。
三:泰勒马克级重巡洋舰(首舰1927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0800吨,三联装Hk 24 Mk.2 203mm/L50炮X3,双联装LvK 29 Mk.1 105mm/L55高炮X4,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4,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O3F水上侦察机X1;主装甲带114-140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63mm,炮塔正面装甲152mm,炮座140mm;航速32节。
(1945年):标排11100吨,三联装Hk 24 Mk.2 203mm/L50炮X3,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4,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10,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18,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O4K水上侦察机X1;主装甲带114-140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63mm,炮塔正面装甲152mm,炮座140mm;航速32节。
舰名(4艘):
泰勒马克(HArMS Telemark, 1929年服役)
罗加兰(HArMS Rogaland, 1930年服役)
特罗姆斯(HArMS Troms, 1930年服役,1942年战沉)
维滕兰(HArMS Vetenland, 1931年服役)
1927年新君埃里克三世继位后,得到强力靠山(继承王位前埃里克在海军服役超过20年,从一名中尉枪炮军官一路升到上校战列舰舰长)的阿伦戴尔海军提出了一项大规模的《1927年舰队整备案》,包括对三艘“前日德兰”主力舰进行大规模改造,新建4艘重巡洋舰,12艘舰队驱逐舰,6艘中型潜艇。这一提案在国会引起了社会党和人民党议员的反对,要求缩减规模,但最终在将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后得以通过。
1928年,按照1927年度国防授权法规划的重巡洋舰首舰泰勒马克开工,预定接替老旧的利勒哈默尔级防护巡洋舰。泰勒马克级继承了诺尔兰级类似高速战列舰的三座三联装前二后一布局炮塔,同时通过优化线型和动力组功重比,在不过分增加吨位的前提下提升了防护。她们也是条约时代防护最为优秀的重巡洋舰之一:4米高的4.5英寸15度倾斜主装,加上2.5英寸水平装甲。西班牙内战中,罗加兰与轻巡洋舰雷克雅未克参与了撤离在西班牙的阿伦戴尔公民的撤侨行动,二战中泰勒马克级安装了新一代高射指挥仪,强化了防空能力。1942年10月,特罗姆斯在所罗门群岛海域被日本潜艇伊-57击沉;1951年罗加兰出售给巴基斯坦,泰勒马克和维滕兰服役至1954年正式退役,被送往日本拆解。
四:霍达兰级重巡洋舰(首舰193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1800吨,三联装Hk 32 Mk.1 203mm/L55炮X3,双联装LvK 29 Mk.1 105mm/L55高炮X6,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6,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O4F水上侦察机X1;主装甲带114-140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63mm,炮塔正面装甲178mm,炮座140mm;航速32节。
(1945年):标排12200吨,三联装Hk 32 Mk.2 203mm/L55炮X3,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6,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10,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0,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O4K水上侦察机X1;主装甲带127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63mm,炮塔正面装甲178mm,炮座140mm;航速32节。
舰名(3艘):
霍达兰(HArMS Hordaland, 1933年服役)
诺德马克(HArMS Nordmark, 1933年服役)
格尔斯兰(HArMS Gersland, 1934年服役)
霍达兰级作为阿伦戴尔最后一级条约重巡洋舰,设计继承了泰勒马克级的风格:方尾,平甲板船体,三座三联主炮塔。主要的设计变更包括更换长身管的203毫米主炮,安装两座额外的105毫米高炮。最终定稿状态的霍达兰级设计排水量11800吨,“越线”条约限制(不过即使是像日本人那样不要脸到12000吨起步,缔约国也没有公开抗议)。
二战爆发时,三艘霍达兰级刚完成防空火力升级改造,是除尚未完工的卑尔根级外阿伦戴尔海军最现代化的巡洋舰。1940年霍达兰级一度被派往文兰部署,1941年被召回。1942年9月,时任TF19(阿伦戴尔太平洋舰队)旗舰的格尔斯兰在斐济附近海域被日本潜艇伊-25雷击大破;11月瓜岛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诺德马克被比叡命中3发356毫米炮弹大破,霍达兰级三舰仅剩首舰坚持在一线作战,直到翌年5月两艘姊妹舰修理完成。1944年,霍达兰级加入重新编成的TF36,参加了从菲律宾海海战到冲绳战役的一系列战斗。在冲绳战役中,格尔斯兰击落2架神风特攻机,自己也被一架零战撞击三号主炮塔,伤亡36人(主要是波及了周围的露天高炮炮位)。最终三舰在1963年至1966年间先后出售解体。
五:霍顿级轻巡洋舰(首舰1932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8550吨,三联装Hk 30 Mk.1 152mm/L50炮X3,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4,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4,四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102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1mm,炮塔正面装甲127mm;航速33节。
(1945年):标排8720吨,三联装Hk 30 Mk.1 152mm/L50炮X3,双联装LvK 29 Mk.2 105mm/L55高炮X4,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4,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1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102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1mm,炮塔正面装甲127mm;航速33节。
舰名(5艘):
霍顿(HArMS Horten, 1935年服役)
雷克雅未克(HArMS Reykjavik, 1935年服役)
纳尔维克(HArMS Narvik, 1936年服役)
克里斯蒂安桑(HArMS Kristiansand, 1936年服役)
特隆赫姆(HArMS Trondheim, 1937年服役)
进入1930年代,为了接替老化的奥勒松级轻巡洋舰,阿伦戴尔决定建造五艘新的8000吨级条约轻巡。按计划,这五艘巡洋舰主要是编入特混舰队中担任反雷击任务,为此在计划阶段曾经有过安装四座三联装6英寸主炮的方案,但因为条约对吨位总额的限制,最终SDK还是选择了三座三联装6英寸50倍径主炮,前二后一布局的设计。
因为大萧条带来的预算紧缩,霍顿级巡洋舰的建造工作一直到1936年方告完成。1941年,在北海上巡逻的特隆赫姆无意间偶遇出港的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发回北海舰队总部的电报被英国海军情报处截获,从而间接引起了俾斯麦号追击战的第一幕。纳尔维克在1943年库拉湾海战中击沉日本驱逐舰白雪(该舰在之前的战斗中击沉了美国轻巡海伦娜),自身被一发九三式鱼雷哑弹击中。战后特隆赫姆以1克朗的象征性价格转让给丹麦海军,霍顿在1953年出售给秘鲁,剩余三舰在阿伦戴尔海军服役至1953-1955年退役,之后出售给拆船商。
六:康斯堡级轻巡洋舰(首舰1934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9850吨,三联装Hk 30 Mk.1 152mm/L50炮X4,双联装Hk 34 Mk.1 127mm/L40高平炮X4,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6,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6,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O2K水上侦察机X1;主装甲带114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1mm,炮塔正面装甲152mm;航速33节。
(1945年):标排9970吨,三联装Hk 30 Mk.1 152mm/L50炮X4,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4,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6,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1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114mm/15度倾斜(第二批次114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1mm,炮塔正面装甲152mm;航速33节。
舰名(5艘):
康斯堡(HArMS Kongsberg, 1937年服役)
利勒哈默尔(HArMS Lillehammer, 1937年服役)
阿伦达尔(HArMS Arendal, 1938年服役)
爱维兰斯塔(HArMS Elverlandstad, 1938年服役)
桑德伦德(HArMS Sandlund, 1939年服役)
霍顿级开工后,受美英日装备12-15门6英寸级别火炮大型轻巡的影响,阿伦戴尔海军搁置了霍顿级第二批次的建造计划,要求SDK设计一款12炮轻巡。经过反复计算,SDK最终选择了套用条约重巡的舰体,而非在霍顿级的基础上拉长放大。康斯堡级长度和霍达兰级重巡相同,宽度略窄,削弱装甲防护至114/51毫米;武备则在霍顿级的基础上追加第四座三联装6英寸炮塔,高平炮升级为新研发的Hk 34 5英寸40倍径炮。在奥斯陆级服役前,她们是阿伦戴尔最强大的轻巡洋舰。
1942年阿伦戴尔对日宣战后,康斯堡级在早期被部署至瓜岛战场,阿伦达尔在埃斯佩兰恩斯角海战中击沉古鹰,但在之后的塔萨法隆加海战中被江风发射的鱼雷炸掉舰首,被迫返回美国西海岸修理改造,从此缺席太平洋战争直到菲律宾海海战;利勒哈默尔在圣贝纳迪诺海战中担任太平洋舰队第2水雷战队旗舰,指挥击沉重巡鸟海;爱维兰斯塔在冲绳战役中被一架携带500千克炸弹的彗星特攻机撞击炸毁后部主炮群,险些沉没,全舰阵亡132人。除了受损尤其严重的阿伦达尔在1950年退役解体,桑德伦德由于预算限制提前退役封存,在1955年售予秘鲁,更名格劳海军上将服役至1992年;其余三舰均服役至1960年后退役。
七:卑尔根级轻巡洋舰(首舰1937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7150吨,双联装Hk 39 Mk.1 127mm/L54高平炮X6,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4,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8;主装甲带95mm/12度倾斜,水平装甲63mm,炮塔正面装甲51mm;航速33节。
(1951年改造后):标排7330吨,双联装Hk 39 Mk.3 127mm/L54高平炮X6,四联装LvK 35 Mk.4 40mm/L60高炮X4,LvS 50 Mk.1 CIWSX4;主装甲带95mm/12度倾斜,水平装甲63mm,炮塔正面装甲51mm;航速33节。
舰名(10艘):
卑尔根(HArMS Bergen,1939年服役)
萨普斯堡(HArMS Sarpsborg,1940年服役,1944年结构全损)
七岛港(HArMS Syvøyerhavn,1940年服役)
圣洛伦茨(HArMS St.Lorentz,1940年服役)
莫斯(HArMS Moss,1941年服役)
斯塔万格(HArMS Stavanger,1941年服役)
托尔斯港(HArMS Torshavn,1942年服役,1945年战沉)
勒尔维克(HArMS Lervik,1942年服役)
博德(HArMS Bodø,1943年服役)
埃格尔松(HArMS Egersund,1943年服役)
1936年度国防授权法中海军部分包含在1937-40年间开工十艘编入航母特混部队的“舰队防空舰”。卑尔根级为了在防空和反雷击任务间取得平衡,主炮则装备在Hk 34基础上加长炮管换用新式70磅重弹的Hk 39 5英寸54倍径高平炮(美军编号Mk 16,挪威级战列舰和海勒级航母亦采用长管5英寸高平副炮)。因为定位并非巡洋舰间对战的主力,该级舰垂直防护有所削弱,但水平防护为了抵御航空炸弹,加强到了重巡洋舰的水准(2.5英寸)。
卑尔根级在二战中主要伴随舰队航母行动,鲜少参与水面舰艇间的对战,因此直到莱特湾都没有遭到较大损伤的记录,也没有水面作战战果。圣贝纳迪诺海战中卑尔根首开纪录,主炮鱼雷并用击沉能代,击伤矢矧;萨普斯堡则命中雪风4发5英寸炮弹,摧毁一号炮塔,可惜命中锅炉舱的鱼雷引信未动作,雪风从而得以逃出战斗。随后的战斗中萨普斯堡被岛风命中一发鱼雷,被迫搁浅以避免沉没;莱特湾海战结束后判定结构全损拖回乌利西环礁作为“器官供体”,1946年在比基尼环礁核试验中作为靶标被击沉。而在欧洲战区,托尔斯港1945年1月在威廉港附近海域触雷沉没。其余八艘幸存的卑尔根级则战斗到了战争结束。战后圣洛伦茨被新康斯堡市市政府买下,改装为博物馆保存至今。
八:桑内斯级轻巡洋舰(原泰国海军达信级,首舰1939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7900吨,三联装Hk 31 Mk.3 152mm/L50炮X3,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4,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6,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12,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主装甲带102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1mm,炮塔正面装甲127mm,O4K水上侦察机X1;航速32节。
舰名(2艘):
桑内斯(HArMS Sandnes,1942年服役)
莱康厄尔(HArMS Leikanger,1942年服役)
1930年代末,泰国寻求订购两艘轻巡洋舰以对抗法国远东舰队,但是与当时泰国军队内的亲日倾向相左的是,海军选择从欧洲而非日本订购新舰。最终泰国选择了克里斯蒂安桑的科瓦涅尔机械造船公司建造两艘巡洋舰(据说做出选择的原因是科瓦涅尔相比麦克米兰给了更多回扣,但调查此事的档案已经在1945年美军对曼谷的空袭中化为灰烬了),可是到了1941年,随着远东局势的日趋紧张,两艘巡洋舰交货的可能性日趋渺茫,12月太平洋战争开打后,阿伦戴尔参加对日作战,达信级被以“敌产”名义没收。1942年两艘轻巡洋舰完工并加入阿伦戴尔海军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后,作为日本仆从国的泰国正式取消了订单。庸庸碌碌混了八年后,1951年7月,两舰被正式列入预备役,半年后列入出售舰艇名单。1952年6月,土耳其买下了两艘巡洋舰,更名为“阿塔图尔克”与“安纳托利亚”服役至1982年方才退役。
九:米德尔兰级大型巡洋舰(原荷兰海军七省级,首舰1939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34200吨,三联装Hk 41 Mk.1 330mm/L50炮X3,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8,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1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4;主装甲带229mm/20度倾斜,水平装甲51-127mm,炮塔正面装甲330mm,炮座装甲279mm;航速33节。
舰名(2艘):
米德尔兰(HArMS Miderland,1942年服役)
阿格德尔(HArMS Agder,1943年服役)
1938年,荷兰对太平洋地区局势展开分析,判定要阻止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的图谋,必须大幅增强海军力量。由于判断日本海军将以英美舰队为主要目标,荷兰海军自身只需充当存在舰队,因此,1939年,荷兰海军在竞标后向阿伦戴尔订购了两艘大型巡洋舰。新舰搭载了专门为其研发的13英寸50倍径主炮,具备对巡洋舰绝对的压制力的同时,可在30千米以内击穿金刚型战舰的主装甲带。按照合同,第一批次前二舰在阿伦戴尔建造,第二批次后二舰由阿伦戴尔方面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在荷兰威尔顿-菲诺德船厂建造。德国入侵荷兰后,后两艘七省级的建造计划被迫取消;而在阿伦戴尔建造的前两舰完工时正逢阿伦戴尔加入太平洋战争,斯塔万格遂向在伦敦的荷兰流亡政府提出租用两舰4年,而缺少人手的荷兰流亡海军对此也只能同意。米德尔兰级在太平洋战争中曾参加过所罗门群岛海战,在之后长期加入航母机动部队行动担任直卫舰。
该级舰最为人诟病的是高达2亿2200万克朗的高昂造价(相当于一艘设得兰级战列舰,或2/3艘挪威级战列舰),而炮战能力和装甲防护远远不如真正的战列舰,唯一的主要优势是高2节的最大航速。因此二战结束后,阿方爽快地将两艘大巡重新交付给了荷兰海军。冷战时代恢复原定舰名“七省”“阿姆斯特丹”的二舰作为荷兰海军的门面服役至60年代,在1963年最终退役。其后七省在鹿特丹作为纪念舰永久保存,阿姆斯特丹则在1972年出售拆解,二号炮塔和舰钟在出生地阿伦戴尔的卑尔根海军博物馆中展出。
十:奥斯陆级轻巡洋舰(首舰1941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12200吨,三联装Hk 42 Mk.1 152mm/L50自动炮X4(第二批次换装Hk 42 Mk.2 152mm/L50自动高平炮X4),双联装Hk 34 Mk.3 127mm/L40高平炮X6,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8,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0;主装甲带114mm/15度倾斜,水平装甲30-57mm,炮塔正面装甲152mm,炮座装甲127mm;航速33节。
舰名(4艘):
奥斯陆(HArMS Oslo,1943年服役)
奥勒松(HArMS Ålesund, 1944年服役)
(第二批次):
特罗姆瑟(HArMS Tromsø,1944年服役)
拉尔维克(HArMS Larvik, 1945年服役)
1937年,SDK开始设计在1939年度国防授权法中批准计划的新一级轻巡洋舰。在早期代号“418工程”的方案中该级舰标准排水量10200吨,搭载四座三联装6英寸主炮,主装甲带厚4.5英寸15度倾斜,同时搭载六座双联装5英寸40倍径高平炮,总体来说是个康斯堡级进一步发展的中庸设计。
但在1939年,一切发生了转变:5月国防部指示SDK在计划中的巡洋舰上安装博福斯设计的Hk 42 6英寸50倍径全自动舰炮,在以此为基础修改的“419工程”方案中,四座三联装6英寸全自动炮的投射量达到了180发/分,在炮战中足以提供无可企及的投射密度。最终阿伦戴尔国会在1940年度国防授权法中批准了新建两艘该级舰的预算,并在1941年1月和6月先后开工,于1943年9月/1944年2月先后服役。1941年国会又批准了第二批次的预算,主炮升级为在Hk 42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Mk.2型,最大仰角从45度提升至70度,搭配新研发的VD 43射击指挥仪,可有效对10000米高度上的敌机展开拦阻射击。由于6英寸高平炮故障多发,技术上更先进更适应太平洋战场的第二批次只有特罗姆瑟参与了阿伦戴尔海军的对日作战。奥勒松1960年应巴西采购请求被改造为小猎犬系统搭载舰,在巴西海军服役至1994年;剩余三舰服役至1965年退役封存,奥斯陆和特罗姆瑟在1980年出售给拆船商,拉尔维克在1982年被民间买家买下改造为主题公园停泊在拉尔维克市。
4.驱逐舰
一:倔强级驱逐舰(首舰1922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430吨,单装Hk 21 Mk.1 127mm/L45炮X4,单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2;航速35节。
(1945年):标排1480吨,Hk 21 Mk.1 单装127mm/L45炮X3,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单联装Mk 36 Mk.2 20mm/L76机炮X6,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1,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航速34节。
舰名(8艘):
倔强(HArMS Vanskelige,1923年服役)
活泼(HArMS Livlig,1923年服役)
坚定(HArMS Standhaftig,1923年服役)
灵巧(HArMS Smidig,1924年服役)
无影(HArMS Skyggeløs,1924年服役,1944年战沉)
可怖(HArMS Fryktelig,1924年服役)
不倦(HArMS Utrettelige,1924年服役)
无私(HArMS Uselvisk,1925年服役)
根据1919年修订海军建设计划开工建造的第一代间战期舰队驱逐舰,属于冷漠级的放大型,因为搭载4英寸米炮与饱和锅炉的前级可信级驱逐舰在完工时相比搭载4.7英寸口径级别火炮和过热锅炉的英国莎士比亚级驱逐领舰和W级驱逐舰已经产生火力和动力差距,故该级舰是阿伦戴尔第一级装备5英寸主炮的量产型驱逐舰。1940年该级舰拆除一座鱼雷发射管,加装博福斯40高炮,深水炸弹抛射器与水中听音器以强化防空和反潜,用于北大西洋船团护航任务。除五号舰无影1944年2月在北大西洋护航任务中被德国潜艇U-715击沉外,该级舰均在1946年平安退役,1948年解体。
二:激昂级驱逐舰(首舰1925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670吨,单装Hk 21 Mk.1 127mm/L45炮X5,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2,单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2;航速36节。
(1945年):标排1740吨,单装Hk 21 Mk.1 127mm/L45炮X4,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3,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单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4;航速35节。
舰名(12艘):
激昂(HArMS Lidenskapelig,1926年服役)
简朴(HArMS Enkel,1926年服役)
宏伟(HArMS Storslått,1926年服役,1942年战沉)
耐心(HArMS Tålmodig,1927年服役)
平凡(HArMS Vanlig,1927年服役,1942年战沉)
奇异(HArMS Merkelig,1927年服役)
坚持(HArMS Utholdende,1928年服役)
可敬(HArMS Ærverdig,1928年服役,1945年战沉)
吸引(HArMS Tiltrekkende,1928年服役)
无畏(HArMS Uforferdet,1929年服役)
可恋(HArMS Elskelig,1929年服役)
鲁莽(HArMS Uforsiktig,1929年服役)
八艘激昂级是按照1925年度国防授权法计划建造的一代半新型驱逐舰,用以取代最后一批在一战前建造的驱逐舰慎重级。激昂级在设计布局方面可以被视为安装了第五座5英寸主炮的加强版倔强级。30年代后期,激昂级接受了小规模改造,更换了新的水听器和中小口径高射武器;1942年,又拆除三号主炮,改为安装一座四联装40毫米高炮,同时升级反潜武器。激昂级在战时的服役经历主要是留守本土,和本国与丹麦与瑞典海军的老式战列舰和基地航空队配合一起监视战斗力较弱的德国海军。除去1942年在南太平洋战沉的平凡和宏伟,1945年在不莱梅近海被Hs 293反舰导弹重创后由友舰雷击处分的可敬,该级剩余九舰在1947年退役解体。
三:永恒级驱逐舰(首舰1928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000吨,双联装Hk 21 Mk.2 127mm/L45炮X3,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2,四联装MG 21 Mk.2 12.7mm机枪X2,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3,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4;航速36节。
(1945年):标排2050吨,双联装Hk 21 Mk.2 127mm/L45炮X3,四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1,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单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航速35节。
舰名(12艘):
永恒(HArMS Evig,1929年服役)
威严(HArMS Majestetiske,1929年服役)
骄傲(HArMS Stolt,1930年服役)
凶猛(HArMS Glupsk,1930年服役)
无穷(HArMS Uendelig,1930年服役)
强硬(HArMS Uforsonlige,1930年服役,1943年战沉)
勤奋(HArMS Industriell,1931年服役,1942年战沉)
执着(HArMS Vedvarende,1931年服役)
文雅(HArMS Kultivert,1931年服役)
无瑕(HArMS Feilfri,1932年服役)
聪慧(HArMS Intelligent,1932年服役,1945年结构全损)
老练(HArMS Opplevde,1933年服役)
原先是作为激昂级的小改型设计,但因为种种原因开工一再延迟,排水量也随着设计的变更一路走高。到了1928年最终定案时,已经变为1900吨级的大型舰队驱逐舰,吨位相当于同期其他国家的驱逐领舰。因为重雷装重火力的特点,被称为“西洋吹雪”。30年代后期四舰换装了氧气鱼雷,加装了一批博福斯40毫米和厄利空20毫米高炮与声呐。1942年11月,三号舰骄傲在伦加冲海战中以一枚Tp 35氧气鱼雷击沉夕云型驱逐舰卷波;1944年无瑕在奥尔莫克湾海战中重创重巡洋舰铃谷,其之后被舰载机击沉。除去在南太平洋海战和科隆班加拉湾海战中战沉的勤奋,强硬,1945年1月在基尔近海因触雷大破报废的聪慧,剩余九艘幸存的永恒级均服役至战后,在1946-49年间无瑕和老练被出售给葡萄牙,无穷和执着被出售给南斯拉夫,各自服役至60年代。其它五舰则转入封存,最终在50年代后期出售给拆船商。
四:冷酷级驱逐舰(首舰1931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600吨,单装Hk 21 Mk.3 127mm/L45炮X4,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3,四联装MG 21 Mk.2 12.7mm机枪X2,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2;航速35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1650吨,单装Hk 21 Mk.3 127mm/L45炮X4,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单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4,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深水炸弹滑轨X1;航速35节。
舰名(12艘):
冷酷(HArMS Hensynsløs,1932年服役)
直率(HArMS Direkte,1932年服役)
无名(HArMS Navnløs,1932年服役,1944年战沉)
激烈(HArMS Voldsom,1932年服役)
英俊(HArMS Kjekk,1933年服役,1942年战沉)
无价(HArMS Uvurderlig,1933年服役,1945年战沉)
壮丽(HArMS Storslått,1933年服役)
灵活(HArMS Fleksibel,1933年服役,1943年战沉)
亲切(HArMS Hjertelig,1934年服役)
可取(HArMS Lovverdig,1934年服役)
杰出(HArMS Fremragende,1934年服役)
雅致(HArMS Smakfullt,1934年服役)
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规定驱逐舰的吨位不得超过1850吨,主炮口径不得大于130毫米。因此,阿伦戴尔海军原先计划中的2100吨级大型驱逐舰的建造计划被迫腰斩,最终完工的冷酷级成为了永恒级的缩小版。主炮的炮座换回了激昂级的单装式样,但改为类似永恒级的带全封闭炮罩与换装室的设计,的驱动电机和装填装置得到改进,提高了反应速度和射速。同时防空火力升级,航速基本维持不变。受到排水量限制,冷酷级重心普遍过高,虽然缺点并没有立刻显现,但在后期改装的时候海军和造船厂就明显感觉束手束脚。也因此,二战后幸存的8艘冷酷级很快退役,仅有最后四舰被=在拆除大多数武器,改装柴油机动力后转交海岸警卫队作为巡逻舰使用到60年代。
五:友善级驱逐舰(首舰1934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660吨,单装Hk 34 Mk.1 127mm/L40高平炮X4,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3,双联装Mk 36 Mk.1 20mm/L76机炮X2,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2;航速35节。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1720吨,单装Hk 34 Mk.1 127mm/L40高平炮X4,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6,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2;航速35节。
舰名(12艘):
友善(HArMS Vennlig,1935年服役)
高贵(HArMS Adelig,1935年服役)
慷慨(HArMS Sjenerøs,1936年服役,1943年战沉)
衷心(HArMS Hjertefølt,1936年服役)
轻率(HArMS Uforsiktig,1936年服役)
节俭(HArMS Nøysom,1936年服役,1942年战沉)
着迷(HArMS Fascinert,1937年服役,1943年战沉)
紧密(HArMS Uadskillelig,1937年服役)
虔诚(HArMS Bønnfull,1937年服役)
自由(HArMS Frittlig,1937年服役)
轻松(HArMS Avslappet,1938年服役)
仁义(HArMS Velvillig,1938年服役)
友善级是冷酷级的现代化改型,主要区别在于换装了新研发的5英寸40倍径Hk 34两用炮(改用垂直式炮闩,射速提高至20发/分,换用新式炮塔和射击指挥机构使其具备对空射击能力),最大仰角85度,搭配麦克米兰机电与西姆拉德仪器共同研发的VD 35射击指挥仪可以有效地构成对空火力网(之前的老款127毫米45倍径舰炮虽然有着55度最大仰角,但因为没有对应的火控系统,对空射击基本只能听响)。友善级吸取了冷酷级使用中的经验,稍微放大了尺寸和吨位以扩大舰内空间同时提高强度,在二战初期是阿伦戴尔海军最活跃的一级驱逐舰,直到1940年下一代驱逐舰无惧级大批服役。相比冷酷级,友善级服役的时间更长,一直活跃到1962年集体退役。
六:无惧级驱逐舰(首舰1937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250吨,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3,双联装LvK 35 Mk.1 40mm/L60高炮X3,单装Mk 36 Mk.1 20mm/L76机炮X6,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航速35节。
(1945年):标排2430吨,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3,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1,双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6,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AuV 45 Mk.1三联装反潜迫击炮X2;航速35节。
舰名(18艘):
无惧(HArMS Fryktløs,1938年服役)
果断(HArMS Resolutte,1938年服役)
炽热(HArMS Flammende,1938年服役)
得力(HArMS Kompetent,1939年服役)
冷静(HArMS Rolig,1939年服役)
侠义(HArMS Ridderlig,1939年服役,1944年战沉)
无形(HArMS Usynlig,1940年服役)
热切(HArMS Glødende,1940年服役)
炽烈(HArMS Lynrask,1940年服役)
妥善(HArMS Ordentlig,1940年服役,1945年战沉)
优雅(HArMS Elegant,1940年服役)
光辉(HArMS Strålende,1941年服役)
体面(HArMS Hederlig,1941年服役)
平滑(HArMS Glatt,1941年服役)
热心(HArMS Nidkjær,1941年服役)
绰约(HArMS Grasiøs,1941年服役)
理性(HArMS Rasjonell,1942年服役)
文雅(HArMS Kultiverte,1942年服役)
1936年12月,第二次伦敦条约不再续约,对舰艇吨位和火力的限制就此彻底消失。因此,准备开工的无惧级的排水量超过了2000吨,在未来的改装中也获得了更大的余量。该级舰放开手脚安装了2座21英寸五联装鱼雷发射管与与三座双联装Hk 34 Mk.2 5英寸两用炮,以及四座双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炮与反潜武器。除去战沉的侠义和妥善和其中改造为快速护航驱逐舰的诸舰,1963年其余各舰送往土耳其和日本拆解。
七:严峻级驱逐舰(首舰194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370吨,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3,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4,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航速35节。
(1945年):标排2480吨,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3,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6,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AuV 45 Mk.1三联装反潜迫击炮X1;航速35节。
舰名(21艘):
严峻(HArMS Alvorlig,1941年服役)
巧妙(HArMS Flink,1941年服役)
僻静(HArMS Bortgjemt,1942年服役)
有力(HArMS Kraftig,1942年服役,1944年战沉)
湍急(HArMS Skynde,1942年服役)
殷切(HArMS Seriøst,1942年服役)
平稳(HArMS Stødig,1942年服役)
出众(HArMS Utestående,1942年服役)
迷人(HArMS Henrivende,1942年服役)
亲近(HArMS Fortrolig,1942年服役)
贴切(HArMS Passende,1942年服役)
熟练(HArMS Dyktige,1942年服役,1945年战沉)
开明(HArMS Opplyst,1942年服役)
泼辣(HArMS Skarp,1943年服役)
冷淡(HArMS Muntre,1943年服役)
慎重(HArMS Forsiktig,1943年服役)
协调(HArMS Harmonisk,1943年服役)
长远(HArMS Tidløs,1943年服役)
感激(HArMS Takknemlig,1943年服役)
文明(HArMS Sivilisert,1943年服役)
舰名(为丹麦建造的第四批次,4艘):
灵敏(HDMS Følsom,1942年服役)
奇异(HDMS Mærkelig,1942年服役)
灼热(HDMS Brændende,1943年服役)
清新(HDMS Forfriskende,1943年服役)
进入1939年,随着英法与德国之间敌对气氛日渐浓重,阿伦戴尔政府判断双方之间的战争很有可能在这一年内爆发。为了补充显得数量不足的驱逐舰部队,1939年2月阿伦戴尔国防部指示SDK设计一级新驱逐舰,要求突出生产性和维护性。尽管只有半年的时间供他们完善设计,但SDK还是按时交出了答卷。代号803工程的战时驱逐舰架构在无惧级基础上完善而来,标准排水量2300吨,三座双联装5英寸高平炮前二后一布置,舰体舯部交错布置两座五联装21英寸鱼雷发射管与四座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两座双联装两座四联装),舰体采用预制件以降低施工成本和工时,便于大量建造和修理。
1939年11月,阿伦戴尔国会在1940年度国防授权法中批准了在1940-42年各开工6艘应急驱逐舰。1940年3月10日,首舰严峻号开工,仅仅八个月后舰体便完工下水,1941年6月完成舾装和海试后入列海军。十七艘后续舰在四座船厂分别开工,全部在1943年年终前服役。另外在1941年2月,阿伦戴尔政府应丹麦的请求,为丹麦建造了四艘严峻级第四批次,并同意购舰费用待战后结算。1942年8月到1943年3月,四艘丹麦命名为灵敏级的驱逐舰交付丹麦海军。
二战结束后,作为应急产品建造的严峻级除去在冲绳战役中战沉的熟练,有2艘退役后送回船厂,改造为远海巡逻舰转交海岸警卫队继续使用至70年代中期,6艘改造为快速反潜舰,3艘继续服役至60年代,2艘出售给芬兰海军服役至1971年,丹麦海军的四艘第三批次则在1967年退役,由斯科拉姆级护卫舰取代。
八:无情级驱逐舰(首舰1943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560吨,双联装Hk 34 Mk.2 127mm/L40高平炮X3,四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3,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6,五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2,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后换装AuV 45 Mk.1三联装反潜迫击炮X1),航速35节。
舰名(19艘):
无情(HArMS Nådeløse,1943年服役)
冤仇(HArMS Uforsonlig,1943年服役)
快捷(HArMS Hurtig,1944年服役)
钟爱(HArMS Elskede,1944年服役)
无误(HArMS Umiskjennelig,1944年服役,1945年战沉)
不摧(HArMS Uforgjengelig,1944年服役)
敏锐(HArMS Ivrig,1944年服役)
睿智(HArMS Fornuftig,1944年服役)
不屈(HArMS Ubøyelig,1944年服役)
缜密(HArMS Grundig,1944年服役)
胜利(HArMS Seirende,1944年服役)
苍茫(HArMS Grenseløs,1945年服役)
可爱(HArMS Nydelig,1945年服役)
团结(HArMS Forent,1945年服役)
不挠(HArMS Ukuelig,1945年服役)
开朗(HArMS Munter,1945年服役)
真实(HArMS Autentisk,1945年服役)
无悔(HArMS Beklagelig,1945年服役)
妩媚(HArMS Fortryllende,1946年服役)
无惧级的小改型,改用装甲钢建造船体提高强度,更换可靠性更好体积更小的炮塔电机,强化锅炉的蒸汽压力和稳定性。他们是二战中欧洲各国建造的综合性能最好的驱逐舰之一,但后2艘没能赶上战争。战后它们曾计划和其它驱逐舰一道改用过氧化氢鱼雷,但因为安全性的考量最后取消。50年代初该级舰升级了雷达与声呐,部分被改造为炽热级护航驱逐舰,其余各舰在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退役。
5.护航驱逐舰
一:凯尔贝格级护航驱逐舰(首舰1939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200吨,双联装LvK 39 Mk.1 105mm/L50高平炮X2,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3,单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4,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航速22节。
舰名(16艘):
凯尔贝格(HArMS Kjellberg,1940年服役)
林德维格(HArMS Lindvig,1940年服役)
格伦特(HArMS Grent,1940年服役)
斯瓦特莱(HArMS Svartley,1940年服役,1942年战沉)
阿伦森(HArMS Arensen,1940年服役)
黑格林德(HArMS Heglind,1940年服役,1942年战沉)
卡勒斯塔(HArMS Kallestad,1940年服役)
里特尔兰(HArMS Ritterland,1940年服役)
马泽尔曼(HArMS Marzelman,1941年服役)
温特菲尔特(HArMS Vintefelt,1941年服役)
科恩(HArMS Kern,1941年服役)
卡尔斯滕(HArMS Karsten,1941年服役)
格赖夫瓦尔德(HArMS Greifvald,1941年服役)
马尔明(HArMS Malmin,1941年服役)
雷德瓦尔德(HArMS Redvald,1943年服役)
哈尔斯特(HArMS Halste,1941年服役)
二:博尔斯海姆级护航驱逐舰(首舰194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260吨,双联装LvK 39 Mk.2 105mm/L50高平炮X2,双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2,单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6,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1,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刺猬弹发射器X2;航速22节。
舰名(第一批次柴电驱动型,10艘):
博尔斯海姆(HArMS Borsheim,1941年服役)
恩格尔森(HArMS Engelsen,1941年服役)
埃德尔金斯(HArMS Edelkins,1941年服役,1945年战沉)
拉雷特(HArMS Larrete,1941年服役,1944年战沉)
利勒奎斯特(HArMS Lilleqvist,1941年服役)
费尔斯贝格(HArMS Fjelsberg,1941年服役)
斯腾维克(HArMS Stenvik,1941年服役)
薇恩(HArMS Vion,1942年服役)
梅特沃尔德(HArMS Mettevold,1942年服役)
迈森(HArMS Meissen,1942年服役)
舰名(第二批次蒸汽轮机驱动型,10艘):
英格尔斯(HArMS Ingels,1942年服役)
海登(HArMS Hayden,1942年服役,1943年战沉)
莱因瓦尔德(HArMS Reinvald,1942年服役)
费尔森(HArMS Felsen,1942年服役)
鲁珀特(HArMS Rupert,1942年服役)
麦克奥尼(HArMS McOnie,1942年服役)
凯尔斯腾(HArMS Kelsten,1942年服役,1945年战沉)
阿恩贝格(HArMS Ærnberg,1942年服役)
布伦茨(HArMS Brenz,1942年服役)
三:风信子级护航驱逐舰(首舰1941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350吨,双联装LvK 39 Mk.2 105mm/L50高平炮X2,双联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3,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4,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X1,深水炸弹滑轨X2,深水炸弹抛射器X4,刺猬弹发射器X2;航速25节。
舰名(49艘):
风信子(HArMS Hyasint,1942年服役)
石楠花(HArMS Lyng,1942年服役)
郁金香(HArMS Tulipan,1942年服役)
紫荆花(HArMS Bauhinia,1942年服役)
番红花(HArMS Krokus,1942年服役)
夹竹桃(HArMS Oleander,1942年服役,1944年战沉)
月见草(HArMS Nattlyse,1943年服役)
矢车菊(HArMS Kornblomst,1942年服役)
雪绒花(HArMS Edelhvit,1943年服役)
山桃花(HArMS Fjellfersken,1943年服役)
附子花(HArMS Akonittblomst,1943年服役)
紫罗兰(HArMS Fioler,1943年服役)
鸢尾花(HArMS Iris,1943年服役)
睡莲(HArMS Vannlilje,1943年服役)
山竹花(HArMS Mangostan,1943年服役,1945年战沉)
水仙花(HArMS Narcissus,1943年服役)
海棠花(HArMS Fioler,1943年服役)
山樱花(HArMS Fjellkirsebær,1943年服役)
大丽花(HArMS Dahlia,1943年服役)
康乃馨(HArMS Nellik,1943年服役)
铁线莲(HArMS Klematis,1943年服役)
鼠尾草(HArMS Tesalvie,1943年服役)
蒲公英(HArMS Løvetann,1943年服役)
百合花(HArMS Lilje,1943年服役)
迎春花(HArMS Vintersjasmin,1943年服役)
牡丹(HArMS Peon,1943年服役,1945年战沉)
蔷薇(HArMS Rose,1943年服役)
莳萝(HArMS Dill,1943年服役)
菊花(HArMS Krysantemum,1943年服役)
合欢花(HArMS Akasie,1943年服役)
雏菊(HArMS Tusenfryd,1943年服役)
茉莉花(HArMS Jasmine,1944年服役)
石竹(HArMS Dianthus,1944年服役)
木槿花(HArMS Hibiskus,1944年服役)
薰衣草(HArMS Lavendel,1944年服役)
栀子花(HArMS Gardenia,1944年服役)
含羞草(HArMS Mimosa,1944年服役)
芍药(HArMS Paeonia,1944年服役)
薄荷(HArMS Mynte,1944年服役)
铃兰花(HArMS Liljekonvall,1944年服役)
山茶花(HArMS Kamelia,1944年服役)
白兰花(HArMS Gardenia,1944年服役)
报春花(HArMS Primula,1944年服役)
鸡冠花(HArMS Celosia,1944年服役)
月桂花(HArMS Laurbær,1944年服役)
龙舌兰(HArMS Agave,1945年服役)
迷迭香(HArMS Rosmarin,1945年服役)
桃金娘(HArMS Myrtle,1945年服役)
毛茛花(HArMS Smørblomst,1945年服役)
6.潜艇
一:飞鱼级中型潜艇(首舰1926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水上排水量810吨,水下排水量990吨,533mm鱼雷发射管X4,单装Hk 22 Mk.1 76mm/L45潜艇甲板炮X1,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1;航速16/11节(水面/水下)。
舰名(6艘):
飞鱼(HArMS Flygefisk,1928年服役)
鳕鱼(HArMS Torsk,1928年服役)
大青花鱼(HArMS Albakor,1929年服役)
射水鱼(HArMS Skytterfisker,1929年服役)
七鳃鳗(HArMS Niøye,1930年服役)
抹香鲸(HArMS Spermhval,1930年服役)
二:大西洋鲑级中型潜艇(首舰193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水上排水量1010吨,水下排水量1250吨,533mm鱼雷发射管X6,单装Hk 26 Mk.1 127mm/L40潜艇甲板炮X1,双联装LvK 27 Mk.1 30mm/L70高炮X1;航速17/12节(水面/水下)。
舰名(12艘):
大西洋鲑(HArMS Laks,1931年服役)
鳌虾(HArMS Edelkreps,1931年服役,1941年事故损失)
带鱼(HArMS Trådstjert,1932年服役)
蓝鲸(HArMS Blåhval,1932年服役,1943年战沉)
蓝鳍鲔(HArMS Makrellstørje,1933年服役)
旗鱼(HArMS Seilfisk,1933年服役)
竹䇲鱼(HArMS Hestmakrell,1934年服役)
红脂鲤(HArMS Blodtetra,1934年服役,1944年战沉)
斑马鱼(HArMS Sebrafisk,1934年服役)
狼鱼(HArMS Steinbit,1934年服役)
大耳马鲛(HArMS Kongemakrell,1935年服役)
海鳟鱼(HArMS Sjøørret,1935年服役)
三:鲸鱼级中型潜艇(首舰1933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水上排水量1140吨,水下排水量1380吨,533mm鱼雷发射管X6(前4后2),单装Hk 26 Mk.1 127mm/L40潜艇甲板炮X1,双联装LvK 27 Mk.2 30mm/L70高炮X1;航速18/12节(水面/水下)。
舰名(15艘):
鲸鱼(HArMS Hval,1934年服役)
鲱鱼(HArMS Sild,1935年服役)
长尾鲨(HArMS Thresher,1935年服役)
真鲷(HArMS Rødsnapper,1936年服役)
鲣鱼(HArMS Bukstripet,1936年服役)
剑鱼(HArMS Sverdfisk,1936年服役)
帝王鲑(HArMS Kongelaks,1937年服役,1943年战沉)
鲈鱼(HArMS Uansett,1937年服役)
西鲱(HArMS Stamsild,1937年服役,1942年战沉)
棘隆头鱼(HArMS Gressgylt,1937年服役)
海刺鱼(HArMS Tangstikling,1938年服役)
秘鲁鳀(HArMS Anchoveta,1938年服役)
四:黑线鳕级中型潜艇(首舰1935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水上排水量1180吨,水下排水量1360吨,533mm鱼雷发射管X8(前6后2),单装Hk 26 Mk.1 127mm/L40潜艇甲板炮X1,双联装LvK 27 Mk.2 30mm/L70高炮X1;航速20/12节(水面/水下)。
舰名(18艘):
黑线鳕(HArMS Hyse,1937年服役,1944年战沉)
刀鱼(HArMS Sauri,1937年服役)
毛鳞鱼(HArMS Lodde,1938年服役)
须鲸(HArMS Balehval,1938年服役,1943年战沉)
水母(HArMS Manet,1938年服役,1945年战沉)
青鳕(HArMS Lyr,1938年服役)
比目鱼(HArMS Flyndre,1939年服役)
鲤鱼(HArMS Karpe,1939年服役)
鲢鱼(HArMS Sølvkarpe,1939年服役)
鳎鱼(HArMS Såle,1939年服役,1945年战沉)
欧洲鲈(HArMS Havabbor,1940年服役)
大比目鱼(HArMS Kveite,1940年服役)
黍鲱(HArMS Brisling,1940年服役,1944年战沉)
银汉鱼(HArMS Stripefisk,1941年服役)
狭鳕鱼(HArMS Berlevågfisk,1941年服役)
盘丽鱼(HArMS Diskuser,1941年服役)
神仙鱼(HArMS Skalarer,1942年服役)
狼鲈(HArMS Havabborer,1942年服役)
五:梭鱼级中型潜艇(首舰1939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水上排水量1350吨,水下排水量1700吨,533mm鱼雷发射管X8(前6后2),单装Hk 26 Mk.2 127mm/L40潜艇甲板炮X1,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1;航速20/12节(水面/水下)。
舰名(18艘):
梭鱼(HArMS Barracudaer,1941年服役)
褐鳟(HArMS Ørret,1941年服役)
电鳗(HArMS Elektriskål,1941年服役)
鲟鱼(HArMS Stør,1941年服役)
鲦鱼(HArMS Ørekyte,1941年服役)
座头鲸(HArMS Knølhvaler,1942年服役)
带鱼(HArMS Hårhale,1942年服役,1944年战沉)
河鲈(HArMS Abbor,1942年服役)
无须鳕(HArMS Lysing,1942年服役)
魣鳕(HArMS Lange,1942年服役)
海鳌虾(HArMS Sjøkreps,1942年服役,1945年战沉)
樱花虾(HArMS Sergestidae,1943年服役)
鼠尾鳕(HArMS Isgalt,1943年服役)
黄道蟹(HArMS Taskekrabbe,1943年服役)
绒螯蟹(HArMS Ullhåndskrabbe,1943年服役,1945年战沉)
青花鱼(HArMS Makrell,1943年服役)
墨鱼(HArMS Blekksprut,1943年服役)
鲻鱼(HArMS Multe,1943年服役)
黄道蟹(HArMS Taskekrabbe,1944年服役)
绒螯蟹(HArMS Ullhåndskrabbe,1944年服役)
六:梭子蟹级中型潜艇(首舰1943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水上排水量1500吨,水下排水量1770吨,533mm鱼雷发射管X6,单装LvK 35 Mk.3 40mm/L60高炮X2;航速15/19节(水面/水下)。
舰名(9艘):
梭子蟹(HArMS Svømmekrabbe,1944年服役)
石蟹(HArMS Steinkrabbe,1944年服役)
雪蟹(HArMS Snøkrabbe,1945年服役)
北极鳕(HArMS Istorsk,1945年服役)
滨蟹(HArMS Strandkrabbe,1945年服役)
青蟹(HArMS Blåkrabbe,1945年服役,1948年事故损失)
帝王蟹(HArMS Kongekrabbe,1945年服役)
大头鳕(HArMS Stillehavstorsk,1945年服役)
管吻鲶(HArMS Grenmaller,1945年服役)
7.鱼雷快艇
一:TB-14级鱼雷快艇(首舰193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5吨,450mm鱼雷X2,双联装MG 21 Mk.1 12.7mm机枪X2;航速38节。
舰名(8艘):TB-14~TB-21
二:TB-22级鱼雷快艇(首舰1934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50吨,533mm鱼雷X2,双联装LvK 27 Mk.3 30mm/L70高炮X1,双联装MG 35 Mk.2 12.7mm机枪X2;航速40节。
舰名(10艘):TB-22~TB-31
三:TB-32级鱼雷快艇(首舰1937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102吨,533mm鱼雷X4,双联装LvK 27 Mk.3 30mm/L70高炮X1,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航速38节。
舰名(42艘):TB-32~TB-73
8.布雷舰/扫雷舰
一:默斯湖级布雷舰(首舰1914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850吨,单装LvK 12 Mk.1 76mm/L50高炮X2,双联装MG 12 Mk.1 7.62mm机枪X2;水雷X130;航速19节。
(1945年):排水量900吨,单装LvK 21 Mk.3 105mm/L50高平炮X1,双联装LvK 27 Mk.3 30mm/L70高炮X2,单装Mk 36 Mk.1 20mm/L76机炮X6,水雷X150;航速18节。
舰名(2艘):
默斯湖(HArMS Møsvatn,1916年服役)
努尔湖(HArMS Nordsjø,1917年服役)
二:蒂里湖级布雷舰(首舰1936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3900吨,双联装LvK 21 Mk.4 105mm/L50高平炮X3,四联装LvK 27 Mk.3 30mm/L70高炮X2,单装Mk 36 Mk.2 20mm/L76机炮X6,深水炸弹抛射器X1;水雷X300;航速35节。
舰名(4艘):
蒂里湖(HArMS Tyrifjorden,1938年服役)
罗敦根湖(HArMS Rødungen,1939年服役)
哈瓦滕湖(HArMS Håvatn,1939年服役)
科尔斯湖(HArMS Kolsvatnet,1939年服役)
三:斯瓦塔湖级扫雷舰(首舰1928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1140吨,单装LvK 21 Mk.3 105mm/L50高平炮X2,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双联装Mk 36 Mk.1 20mm/L76机炮X4;机械扫雷具X2或水雷X90,深水炸弹X12;航速24节。
舰名(5艘):
斯瓦塔湖(HArMS Svartavatn,1929年服役)
兰斯湖(HArMS Randsfjorden,1930年服役)
维加尔湖(HArMS Vegår,1931年服役)
奥斯塔彭湖(HArMS Olstappen,1932年服役)
松斯特瓦滕湖(HArMS Sønstevatn,1933年服役)
四:M-1级扫雷艇(首舰1935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430吨,双联装LvK 27 Mk.3 30mm/L70高炮X1,双联装Mk 36 Mk.2 20mm/L70机炮X2;机械扫雷具X1,磁性扫雷具X1,深水炸弹X12;航速19节。
舰名(44艘):M-1~M-43
五:弗雷斯湖级扫雷舰(首舰1940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1945年):标排1370吨,双联装LvK 39 Mk.1 105mm/L50高平炮X2,双联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单装Mk 36 Mk.1 20mm/L76机炮X6;机械扫雷具X2或水雷X110,磁性扫雷具X1,音响扫雷具X1;航速24节。
舰名(4艘):
弗雷斯湖(HArMS Freysvatn,1942年服役)
尼瑟尔湖(HArMS Nisser,1942年服役)
英格尔斯湖(HArMS Ingelsvatn,1942年服役)
瑞纳湖(HArMS Reinevatnet,1943年服役)
9.巡逻艇/猎潜艇
一:PB-77型港口巡逻艇(首舰1932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47吨,单装Mk 36 Mk.1 20mm/L76机炮X1,双联装MG 21 Mk.2/MG 35 Mk.1 12.7mm机枪X2,深水炸弹X10;航速24节。
舰名(110艘):PB-77~PB-186
二:UM-12型猎潜艇(首舰1937年开工)
主要技术参数(完工时):标排295吨,单装LvK 35 Mk.2 40mm/L60高炮X2,单装Mk 36 Mk.1 20mm/L76机炮X4,深水炸弹滑轨X1,深水炸弹抛射器X2;航速28节。
舰名(73艘):UM-12~UM-83
1921年,阿伦戴尔国防部颁布了成文的舰船命名规则:战列舰以提督,君主或联邦主体命名,航空母舰以古战场命名,一等巡洋舰以郡级行政区命名,二等巡洋舰以城市名命名,驱逐舰以形容词命名,潜艇以水生动物名命名,工作舰和测量舰以山名命名,水雷战舰艇以湖名命名。二战中出现的新舰种护航驱逐舰则以基层英模官兵,对国防做出突出贡献的平民与植物名命名。
上一篇:架空78280吨标排穹甲堵漏神舰(16寸方案)最终方案
下一篇:Mar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