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火灶台
过年回家,家里室内的温度只有四五度,超级冷!勤劳又节俭的父母不让开空调,连“小太阳”也是让偶尔开开,开之前还得小心翼翼的“申请”。
过年回家,家里室内的温度只有四五度,超级冷!勤劳又节俭的父母不让开空调,连“小太阳”也是让偶尔开开,开之前还得小心翼翼的“申请”。
家里也没有其他的取暖工具,现在做饭用的是天然气,村里统一安装的,热水有太阳能,还有电热水器,只不过在没有太阳又实在太冷的时候才能开开用。
从父母身上看到了许多农村父母的普遍身影。面对冷冰冰的像地窖一样的家,我只想钻在被窝里玩手机。不由得怀念起小时候生的煤火灶台。
在三十多年前,我们豫北这边的农村一般烧的是煤火灶台,给大家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煤火灶台。煤火顾名思义是切成长方形的灶台,高度一米左右,灶炉像现在烧煤球的炉一般大小,旁边有个活煤的洞,是那时候的做法担当——承当着厨房90%的功能。
那时一年四季都要备上煤——因为每天要烧啊!要活煤,即用水把煤炭活成煤泥,活煤可是个技术活,活干了,还没有做饭,火就已经大了,等做饭的时候火就没有劲了;活湿的话,屋里一股子的煤气味儿,捅开煤火得好一会儿火才会上来,让人干着急。烧煤火还需要一样工具——捅火棍,一般是铁的,细长条,开头大约有成人的两个拇指粗,慢慢变细。开始做饭的时候要捅捅,才会上气,火才会有旺火。烧煤火还有一项大工程——倒煤渣,记得当时干的最多的家务就是倒煤渣。不过有一样好处是:不用拾柴火,据爸爸说他们小时候还经常拾柴火,现在我家还有烧柴火的“锅底”,每到过大年的时候才会搬出来用一两次,还得提前准备很多木材,碎纸什么的当燃料。
至今我还觉得煤火灶台的一大好处就是暖和,取暖也方便,冬天可以搬个小凳子坐在灶台上和奶奶聊天,看小人书,也可以烧个馒头吃。灶台上除了放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之外还有很大的空余地方。那时候的生活真简单啊,简单的调料,一个菜锅,一个饭锅,两个盆,几个碗,几双筷子就组成了厨房,轻轻松松就能做出一顿顿天然美味,满足我们的肠胃,不像现在各种琳琅满目的调味品、各式各样的炊具占满厨房。
那时候的人不太讲究,有的人家会直接把灶台切在大厅里,更有甚者灶台还会连着一张床,家里有老人或者小孩子可以在灶台旁边的床上休息,尤其是冬天这床是大家争抢的地方,实在太冷了,父母还会让孩子睡在外边。我姑姥家就是大厅里切了灶台和床,冬天去她家里和妹妹争着在灶台边躺着玩,谁都不愿意在里边躺着!
小小的灶台不仅承担一家人的饮食,更是在冬天的取暖担当,不用其他取暖工具和设备屋里就暖暖的,那时候也没有空调,暖风扇之类的。不过夏天可苦了我们的母亲和奶奶——灶台依然发光发热。还好那时的夏天不如现在这么热,这么漫长。
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现在我们那边的农村已经用上了政府统一安装的天然气,没有用上天然气的也用上了煤气灶和电磁炉,煤球,煤火灶台已经光荣的完成他们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遗憾,没有拍一张照片记录下灶台的历史。在网上也找了,竟然没有一张煤火灶台的图片,感到非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