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好效应
美的事物会令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从而使人觉得该事物的品质就是好的,尽管很多时候这并不符实,但人们几乎是无可避免地倾向于以这种
美的事物会令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从而使人觉得该事物的品质就是好的,尽管很多时候这并不符实,但人们几乎是无可避免地倾向于以这种方式来看待事物。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尼尔指出:对一个外表英俊的人,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也很出色。此即所谓的“美即好效应”,其实这无非也就是“以貌取人”的另一种说法。
实际上,不仅仅看待人的时候如此,人们在看待其他事物的时候也是如此。一些高贵商品的包装非常华丽,为的就是让人们借此而相信商品的品质是非凡的。在这一点上,最为极端的例子也许要算中国古代买椟还珠的典故了。 有一个楚国人卖一件珠宝,他取高贵的木兰香木来制作盛放珠宝的匣子,又用桂、椒等多种香料来熏染,再用珠玉、玫瑰和翠羽来点缀和装饰,将匣子打造得十分精美,其实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抬高这件珠宝的身价。然而有趣的是,买者只留下了美丽绝伦的匣子,却把珠宝退给了他。
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通常会将“美的”与“好的”对应起来,而“美”只不过是“好”的一个方面而已,并不是“好”的全部,也不代表着其他方面都“好”。人们在进行取舍之时,如果本来就是以美为出发点的,需要的就是事物的美的特质,那么选择美的自然是理所应当。
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所需要的并非美的特质,而是需要其发挥实用的价值。当然,在实用价值相当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更乐于选择比较美的一个。可问题是很多时候人们不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唯美是取,这样的做法就很不应当了。
美之所以在人们心中有着这样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人们在接触事物的时候,所获得的第一感知往往就是视觉感受,而一种美的外表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也成为人们考量一个人或一种事物的其他方面的基础。人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并不只专注于事情的某一方面,而是将各个方面综合起来。
因此,人们在最初产生了一种好的印象之后,就会将这种好感推而广之,同时也赋予其他方面以较高的评价。 其实,推而广之,凡是会给人以浅显的直接好感的人或事物,不论诱发这种好感的是美丽还是另一种杰出品质,都会令人将这种好感扩展到其他的方面,从而产生一美而俱好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