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厂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持续加大对经济健康发展的调控力度,同时货币政策也逐渐从宽松转向稳健。在外需持续不振,内需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持续加大对经济健康发展的调控力度,同时货币政策也逐渐从宽松转向稳健。在外需持续不振,内需趋于平稳,而投资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条件下,我国GDP增速逐渐趋于稳定。自去年以来,世界经济都有所放缓,我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6.3%,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智能制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受宏观经济影响智能制造产值增速开始放缓,但仍以较快增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并提出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第二步,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产业发展,各省市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政策与意见,各地方政府为鼓励当地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产线升级改造等项目,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以苏州市相城区为例,信息化应用项目奖励:采购经备案的智能系统信息化应用服务,经认定项目合同金额≥100万元,按项目投入的30%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智能制造行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各省市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加快智能制造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制造业中所起到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每个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内部资源能力、产品、工艺的不同,数字化工厂的设计目标、重点不尽相同。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数字化工厂设计的一般目标如下:
将现代管理理论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制造理论与最新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信息物理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工业软件,构建由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决策组成的智能工厂。在信息物理系统(CPS)支持下,实现客户需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进出厂物流、生产物流、售后服务整个价值链上的横向集成,企业内部的设备与控制层、制造执行层、经营管理层、经营决策层的纵向集成。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从研发、工艺、设计,制造、包括运维、服务等等这些链条里面这个端到端之间形成互联互通跟数据的连续传递,即端到端的集成。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研发设计周期、采购和生产周期,构建柔性、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制造运营体系。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个性化设计制造能力、供应链管控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服务能力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